各市、縣(市、區)應急管理局:
2020-2022年,全省上下大力推進企業百萬員工安全大培訓,共培訓企業各類從業人員450多萬人次,培訓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良好成效,為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打下堅實基礎。根據《“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浙江省應急管理“十四五”規劃》及相關培訓工作要求,2023-2025年,我省持續開展全省企業百萬員工安全大培訓工作。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主要目標
2023-2025年,每年培訓企業從業人員不少于100萬人次;到2025年底,全面實現全省加工制造類小微企業(小微園)、三場所三企業、危險化學品使用等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重點崗位人員培訓全覆蓋,全省高危行業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生產經營單位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100%;一般生產經營崗位從業人員應培盡培。
二、培訓內容及方式
安全培訓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線上培訓以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基本知識、事故案例、工傷預防等通識性、警示性內容為主;線下培訓以行業專業性互動研討和實操性內容為主,針對不同行業企業和對象因材施教,實行差異化培訓。特別要結合近幾年工業企業多發易發的事故成因開展針對性和專業性知識培訓,重點突出安全技能、安全素養和工傷預防意識及能力的提升,加強應急救援知識學習,提高一線從業人員的生產崗位應知應會、應急處置和逃生能力,保障從業人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各類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含派遣工、實習學生、農民工)首次參加安全培訓,按照培訓大綱和《浙江省企業百萬員工安全大培訓實施方案》培訓標準執行,線下學習時間不少于培訓總學時的50%,線上線下必須全部通過考試合格后,出具培訓合格證明,完成培訓任務。
各類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再次培訓以線上學習為主,生產加工型小微企業、危險性較高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重點崗位人員在線學習不少于12學時;高危行業企業等各類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在線學習不少于16學時,所有線上學習必須在“浙江省安全生產網絡學院”平臺上完成。各地要在每年的11月30日前完成全年的培訓任務。
三、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按照《浙江省應急管理“十四五”規劃》安全培訓要求,各地要持續深入開展企業百萬員工大培訓,明確培訓任務和要求,落實職能處室和責任人,統一師資教材、豐富培訓方式、建立培訓檔案,確保“十四五”期間全民安全素養和企業員工安全技能全面提升。
(二)強化政策保障。特種作業培訓列入技能提升準入類目錄,各地要積極爭取將企業百萬員工安全大培訓工作納入到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中,爭取人社部門技能提升專項資金支持,進一步細化項目制培訓補貼目錄清單和相關政策支持;要結合本地區培訓工作實際,對納入工傷預防培訓專項行動的行業企業積極爭取工傷預防費的資金支持,嚴禁向企業、個人收費或轉嫁費用。
(三)強化執法檢查。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要加強對企業安全培訓工作的監督檢查,全面推進“逢查必考”“逢查必核”制度落實,即進企業檢查,必須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一線重點崗位人員安全生產應知應會知識和管理能力進行抽考;對持證上崗“三項崗位人員”進行核查,嚴厲打擊無證、假證上崗。要結合“雙隨機”執法檢查,對轄區內安全培訓機構、企業自行培訓、安全培訓考試點的人員配備、制度落實和培訓成效進行監督檢查,對發現違規違紀問題要根據相關規定嚴肅處罰。省廳將對各地組織開展企業百萬員工安全大培訓工作進行抽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在全省范圍內通報并處理,堅決打擊安全培訓“走過場”。
(四)強化培訓成效。各安全培訓機構和企業內培機構要牢固樹立“培訓不到位、制度不落實就是重大隱患”的理念,建立培訓信息公示、培訓質量評估等制度,聚焦易發生事故環節和領域、關鍵崗位和工藝,精準設置培訓任務,精準實施定向培訓;對開展特種作業培訓的必須具備與所培訓作業類別相適應的教學場地和實際操作實訓條件,強化實物實操設備操作練習,全面規范培訓管理,提升培訓質量,確保培訓成效,最大限度防控風險防范事故發生,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
各市應急管理局牽頭負責本地區企業百萬員工安全大培訓,做好培訓任務的細化和分解,統籌推進本地區培訓工作。各地于11月底前將開展百萬員工大培訓工作總結報送省應急管理廳安全基礎處。聯系電話:0571-87055039。
附件:各市開展企業百萬員工安全大培訓指標分解(2023-2025年)
浙江省應急管理廳
2023年1月3日
附件:各市開展企業百萬員工安全大培訓指標分解(2023-2025年).docx